新书:许檀《明清华北的商业城镇与市场层级》
【书名】:明清华北的商业城镇与市场层级
【作者】:许檀
【定价】:148.00
【出版社名称】:科学出版社
【ISBN编号】:9787030682598
【出版时间】:2021-04
【页数】 :502
【字数】:460000
【装帧】 :平装-胶订
【纸张】:胶版纸
本书简介
《明清华北的商业城镇与市场层级》是作者在20多年实地调查和个案研究基础上,对明清时期华北城市与市场进行的综合性研究。《明清华北的商业城镇与市场层级》共分三编八章,对明清时期冀鲁豫三省50多个较重要的城、镇进行了系统考察梳理,在城市覆盖面上远超过以往华北研究中的举例性考察;特别是对其中30多个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商业城镇的重点考察,更弥补了以往研究中最薄弱的部分。作者开创的以商人会馆集资的“抽厘率”折算经营规模,利用商人捐款的地域分布考察商镇腹地范围的方法,以及对传统城市研究新的指标体系的探索,有助于推进传统商业城镇研究的量化和深入。
作者简介
许檀,女,198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1982-2000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从事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2018年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及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经济史,侧重于区域经济发展、商品流通与中国传统市场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万字。主要代表作有《明清时期山东商品经济的发展》《清代河南、山东等省商人会馆碑刻资料选辑》《明清时期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及意义》,以及明清商业城镇的系列个案。
目录
绪论 (1)
一、明清时期商业城镇研究概况 (1)
二、本书的相关理论概念、资料特点与总体思路 (11)
三、本书的框架结构 (14)
第一编 明清时期华北的行政中心城市
第一章 明清两代的国都及其商业发展 (19)
第一节 明清两代京城空间布局的变化 (19)
一、京城的城市形态及其内部空间划分 (20)
二、京城人口及其空间分布 (25)
第二节 京城的商业街市及其空间分布 (30)
第三节 崇文门等税关及其税收 (44)
一、崇文门税关及其商品来源 (44)
二、左翼、右翼二关及其税收 (52)
第四节 京城的消费结构与特点 (54)
一、宫廷消费与官方采办 (54)
二、奢侈性消费引领市场 (55)
三、文化消费为全国最高水平 (56)
第二章 省会城市及其商业 (59)
第一节 河南省会开封及其商业变化 (59)
一、明清两代开封空间结构、人口结构的变化 (60)
二、明代开封的城市商业 (66)
三、清代开封商业的变化 (72)
第二节 山东省会济南及其商业特色 (80)
一、明清两代济南的空间分布、人口结构与商业发展 (80)
二、从《重修山陕会馆碑记》看济南的商业特色 (86)
第三节 明清两代的保定及其商业发展 (93)
一、明清两代保定行政地位的变化与人口增长 (93)
二、明清两代保定商业的发展变化 (98)
第三章 府级行政中心及其商业概况 (101)
第一节 明清两代对府城的修建 (101)
第二节 诸王就藩、八旗驻防对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 (105)
第三节 府城街巷与商业概况 (112)
第四节 各具特色的几个府级城市 (122)
一、直隶宣府镇(清代为宣化府) (122)
二、山东登州府 (127)
三、河南南阳府 (132)
第二编 明清时期华北商业城镇的发展
第四章 各级行政中心的转化:设有税关的城市 (141)
第一节 运河沿线的税关城市 (142)
一、临清 (142)
二、通州(坐粮厅) (153)
第二节 沿海税关城市 (163)
一、天津 (163)
二、山海关 (186)
第三节 内陆税关城市 (197)
一、张家口 (198)
二、多伦诺尔 (214)
第五章 各级行政中心的转化:未设税关的城市 (221)
第一节 运河沿线商业城市 (221)
一、济宁 (222)
二、东昌府治聊城 (229)
三、德州 (238)
第二节 沿海商业城市 (240)
一、胶州 (241)
二、莱阳 (246)
三、黄县 (247)
第三节 内陆商业城市 (248)
一、洛阳 (249)
二、青州府治益都 (257)
三、潍县 (259)
四、泰安 (262)
五、博山(颜神镇) (267)
第四节 华北的药都 (269)
一、祁州 (269)
二、怀庆府治河内 (283)
三、禹州 (292)
第六章 新兴商镇的崛起 (311)
第一节 河南的新兴商镇 (312)
一、朱仙镇 (312)
二、周口 (323)
三、赊旗 (334)
四、北舞渡 (348)
五、清化镇 (357)
六、荆紫关 (365)
第二节 直隶、山东的新兴商镇 (372)
一、张家湾 (372)
二、河西务 (379)
三、张秋镇 (380)
四、烟台 (384)
五、周村 (387)
第三编 明清时期华北商业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市场层级
第七章 商业城镇的功能与特点 (399)
第一节 城墙内外:城市形态与空间变化 (399)
一、城墙的修筑 (400)
二、商业发展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402)
第二节 人口规模及其职业构成 (407)
一、冀鲁豫三省城市人口的估算 (407)
二、城市人口的职业构成 (410)
第三节 商业城镇的功能与特点 (415)
第八章 商业城镇的空间分布与市场层级 (429)
第一节 明清两代华北商业城镇的发展脉络及其空间分布 (431)
一、直隶的商业城镇 (433)
二、山东的商业城镇 (436)
三、河南的商业城镇 (439)
第二节 市场层级与行政等级 (441)
一、对商业规模的初步估算 (441)
二、地区性商业中心的腹地范围 (443)
三、市场层级与行政等级——兼与施坚雅的1843年华北中心地的等级—规模分布图进行比较 (447)
第三节 明清时期华北商业城镇发展的历史意义 (451)
一、华北商业城镇发展的宏观背景与空间分布变化 (451)
二、华北商业城镇发展的历史意义 (453)
主要参考文献 (459)
一、史籍 (459)
二、近人论著 (465)
索引 (478)
后记 (501)
绪
论
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城市发展的重大转变时期,大量商业城镇的涌现是其中最重要的特点。明清时期商业城镇的发展并非一个孤立的经济现象,它既是区域经济发展和大规模的商品流通的产物,也是全国性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过程和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者选择的通商口岸几乎全部都是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前期发展起来的商业城镇。不过,明清时期商业城镇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其研究区域主要集中于江南,华北的研究较为薄弱。我们先来对近年来的相关成果进行梳理。
一、明清时期商业城镇研究概况
中国城市史研究虽肇始于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却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而兴盛起来的。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召开的古代城市史和 14 个沿海开放城市史的学术会议,推动了运河、沿海以及边塞城市的研究;80 年代后期城市史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城市史学孕育而生;经过30 多年的努力,研究成果已蔚为大观。大体而言,城市史的研究视角可分为社会经济史和历史地理学两大类,下面,笔者就从这两个方面对学界 30 多年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简要梳理。
(一)以社会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研究
城市社会经济史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城市人口增长、城市经济功能、社会风俗变化、新经济因素的增长及近代化过程等几个方面。20 世纪 80 年代关于城市发展史的研究最初是从单体城市开始的。“七五”期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将上海、天津、重庆、武汉四个城市的近代历史列为重点研究课题,推动了相关研究的进展;进入 90 年代,《近代上海城市研究》《近代重庆城市史》《近代天津城市史》《近代武汉城市史》四本大部头的近代城市研究专著相继面世,并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明清时期的城市研究,如张忠民《上海:从开发走向开放 1368—1842》、梁淼泰《明清景德镇城市经济研究》、罗一星《明清佛山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以苏州为中心》等,也是出版较早的代表性成果。
海外学者的研究也是推动中国城市史研究的重要因素。美国学者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澳大利亚学者安东篱《说扬州:1550—1850年的一座中国城市》等都以个案见长;罗威廉关于汉口的两部专著《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和社区(1796—1895)》更可说是个案研究的典范。这批研究成果作为对“冲击—回应”模式和“传统—现代”二元论的挑战,对中国学者产生了较大影响。而对中国城市史研究影响最大的应属美国学者施坚雅。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施坚雅将“中心地理论”运用到中国历史研究中,依据自然环境特点将全国分为九大区域,将区域内部的城市中心地分为八大层级,打破了以行政等级来分析城市体系的固有模式。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城市史和经济史中区域研究的兴起主要受到施坚雅理论的影响。
中国学者对于商业城镇的研究大多以 1840 年为界分为古代和近代两部分。近代城市研究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的通商口岸城市,城市化与近代化是关注的重点,也是成果最多的领域。除上述较早出版的四部专著之外,还有张仲礼主编《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张仲礼、熊月之、沈祖炜主编《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隗瀛涛主编《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王守中、郭大松《近代山东城市变迁史》,曲晓范《近代东北城市的历史变迁》,张利民《华北城市经济近代化研究》等。进入 21 世纪,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套“长江下游城市近代化丛书”,考察范围扩大到南通、无锡、安庆、常州等一批中小城市。杨天宏、郑忠等则对非条约口岸,即自开商埠进行研究。以戴安钢、吴松弟为首的一批学者则尝试以“港口—腹地”模式审视近代城市体系,他们的研究从点(港口城市)—线(交通与贸易路线)—面(腹地)入手,分析港口城市与其腹地之间的联系,将考察范围从通商口岸延伸到内陆腹地。何一民主编《近代中国衰落城市研究》一书视角比较独特,从政治、经济、交通变动等方面探讨一批在近代衰落的城市,如西北的伊犁、喀什噶尔,运河沿线的临清、淮安、扬州,沿海港口厦门、福州、宁波、烟台、营口以及内陆的开封、徐州、南昌等,剖析了它们发展迟滞的原因、特点与规律。他在另一部专著《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840—1949 年》一书中对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进行了宏观考察。此外,王瑞成、行龙、张利民等就近代城市化的概念、内容、特征,以及城市化率及其分期进行了考察分析。
与近代城市研究主要关注通商口岸城市不同,明清时期商业城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1964 年傅衣凌先生发表的《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经济的分析》一文是对江南市镇最早的专题研究;20 世纪 70 年代台湾学者刘石吉的《明清时代江南地区的专业市镇》等三篇论文,迄今仍是江南市镇研究中最具影响的成果。20 世纪 80 年代以降,相关论著不计其数。其中,樊树志、陈学文注重江南市镇的实态研究,对市镇个案和市镇网络的考察分析着力较多;朱小田《江南乡镇社会的近代转型》,包伟民主编《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1840—1949》,陈国灿、奚建华《浙江古代城镇史研究》,台湾学者范毅军《传统市镇与区域发展——明清太湖以东地区为例,1551—1861》,以及日本学者森正夫《江南デルタ市鎮研究》、川勝守《明清江南市鎮社会史研究》等对江南市镇的研究也各具特色。
其他区域的研究,如傅崇兰《中国运河城市发展史》、黄丽生《由军事征掠到城市贸易:内蒙古归绥地区的社会经济变迁(14 世纪中至 20 世纪初)》,以及王笛对四川地区城市发展,任放对长江中游市镇经济,张萍对陕西商业城镇的分布格局和市场空间,钟文典、陈炜、黄滨对广西城镇的考察等,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各区域的商业城镇进行了研究。韩大成《明代城市研究》一书是对明代城市的综合性研究,该书将明代的城市分为政治、工商业、对外贸易与北部边塞城市四种类型,各举数例分别考察。何一民《中国城市史》是近年出版的对中国城市发展的通论性著作,对明清两代的政治城市和工商业城市、边疆城市也各选数例进行了考察。
(二)以城市地理空间为中心的研究
城市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以都城和各级治所城市为主,城市形态和城市规划是其关注的重点。这部分研究的考察重点并非商业城市,但其特别注重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体系分析,对笔者有较大的启发和参考作用。
城市历史地理学是在中国传统都邑研究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地理学相关理论形成的新学科,其中以侯仁之的北京城市地理研究最具开创意义,并带动了北京城市历史地理研究的持续推进。1979 年侯仁之先生发表的《城市历史地理的研究与城市规划》一文被认为是城市历史地理学形成的标志。受侯先生影响,围绕城市历史地理的个案考察是研究重点之一,其中与明清相关的主要有李长傅《开封历史地理》、史红帅《明清时期西安城市地理研究》、李令福《古都西安城市布局及其地理基础》、牛淑贞《归绥城市地理研究(1572—1937)》等,这些研究多以都城或政治中心城市为研究对象,是以往古都研究的新进展。通论性著作,如马正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从城市选址、城市形态、空间布局、等级规模,以及城市类型、城市规划等方面阐述了城市历史地理学的考察对象;认为“城市历史地理学就是要解决城市职能、结构、规模、总体布局与地理条件之间的矛盾,及城市兴起、发展、演变的地理基础”。李孝聪《历史城市地理》一书考察从先秦到明清城市历史地理的发展脉络和特点,并指出明代皇子出藩和清代八旗驻防是明清两代城市建筑规划中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变化;明代很多新建城市均采用四门十字街的规划,在十字街口置鼓楼,加强对城市中心地带的监控,显示出“专制集权意识下”城市规划建造“向传统礼制的复归”。城市建筑史方面的研究则更加强调城市规划,相关论著如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董鉴泓主编《中国城市建设史》、王贵祥等《明代城市与建筑——环列分布、纲维布置与制度重建》等。
近年来,城市历史地理的研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第一,区域性城市体系研究兴起,并从都城研究转向广大的地方治所城市研究。20 世纪 90 年代已有学者提出应“跳出单个城市的研究模式,从一定地域范围考察区域城市群体的变迁及其相互关系”。涉及明清时期的研究如:鲁西奇的两部专著分别对汉水流域内部各“亚区”中心城市的转移和分布差异,以及汉水流域 30 个治所城市进行考察分析;刘景纯对清代黄土高原地区城镇的时空分布变迁及城市功能的考察涉及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的全部或部分治所城市;吴晓亮和乌云格日勒分别对云南洱海地区和内蒙古的城市体系进行了综合考察。此类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区域面貌。
第二,城市形态与城市空间研究范式的反思。对城市形态与城市空间的研究以往长期受到“城墙视角”和“规划情结”的影响,城墙是考察城市规模所依据的主要指标,甚至有学者说“在帝制时代,中国绝大部分城市人口集中在有城墙的城市中,无城墙的城市中心至少在某种意义上不算正统的城市”。近年来已有不少学者对这一传统研究范式进行反思和突破。如成一农指出,在从宋元到明代前期长达 500 余年的历史中,“城市没有城墙或者城墙处于颓圮状态可能是城市城墙的常态”,“城墙是中国古代城市的标志,是一个没有经过验证并且错误的概念”;他还进一步指出以往城市形态研究存在的弊端:①综合研究大多以举例方式进行分析;②以都城研究指导地方城市研究;③缺乏长时段的研究等。鲁西奇也明确指出:“城墙内的城市”是一种“并未得到切实而全面的实证性证明,是以一些直观认识与典型个案研究为基础”的观点;他在《城墙内外:古代汉水流域城市的形态与空间结构》一书中对明清时期汉水流域的 30 个治所城市逐一进行考察,指出城外街区的形成和拓展是“为适应人口增长与商品经济发展需求的趋势”。黄敬斌《郡邑之盛:明清江南治所城市研究》,对江南六府一州(苏州、松江、常州、嘉兴、湖州、杭州六府和太仓直隶州)的所有治所城市进行“穷举”式考察,以建成区为依据对“城墙视角”进行反证;并且认为江南的治所城市中至少有 2/3属于“有机生长”而非规划而成。此外,张晓虹等学者关于近代上海城市空间扩展过程与城市景观变迁的研究,则显示出新的技术手段在改变和提升城市历史地理学的问题意识和研究精度上的重要作用。
(三)华北地区的相关研究
华北地区的城市研究主要集中的北京、天津两大城市。曹子西主编《北京通史》、侯仁之主编《北京城市历史地理》、齐大芝主编《北京商业史》均属通史性著作,其中包括明清时期。韩光辉《北京历史人口地理》、高寿仙《北京人口史》是两部高质量的北京人口史著作;张小林、邓亦兵利用房地契约从不同角度对京城的房产市场进行了考察;刘凤云从城市空间入手,对17—18 世纪的北京与江户进行对比;刘小萌、赵世瑜等对京城不同群体的社会生活进行了考察,均为高水平的创新之作。
天津的研究中,郭蕴静主编《天津古代城市发展史》和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是较早出版的两部专著,囿于当时的条件未能利用天津关税(常关)档案资料,故对开埠之前天津商业的发展水平评价过低。近年来又有几部新著出版,张利民等《近代环渤海地区经济与社会研究》考察天津、烟台、青岛、营口、大连等通商口岸城市开埠前后的发展变化;樊如森《天津与北方经济现代化:1860—1937》着重考察了天津对其腹地的经济辐射作用。高福美《清代沿海贸易与天津城市商业研究》一书打破了 1840 年的分界,对天津商业从传统到近代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行了较详细的考察。
关于冀鲁豫三省的城镇研究成果不多。徐纯性主编《河北城市发展史》系以当代行政区划考察各城市的历史,资料方面明显欠缺;朱亚非主编《济南通史·明清卷》侧重政治文化角度,对城市经济功能较少涉及。王守中、郭大松《近代山东城市变迁史》,张利民《华北城市经济近代化研究》二书均从开埠通商与近代化角度对区域城市进行考察;朱军献《因革之变:中原区域中心城市的近代变迁》考察了开封、朱仙镇、郑州三个城镇的因革递嬗关系,也属近代城市史研究。笔者对明清时期的城镇研究始于山东,在《明清时期山东商品经济的发展》一书中设有专章考察山东商业城镇的发展⑧;最近十多年来主要是利用商人会馆碑刻资料对华北的著名商镇周口、赊旗、朱仙镇、北舞渡、荆紫关、清化镇、周村等进行个案考察,着力展现这些商镇的经济规模,在资料和方法上有所创新。张慧芝《天子脚下与殖民阴影:清代直隶地区的城市》和徐春燕《明清时期中原城镇发展研究》是新近出版的专门研究明清华北城市的两部专著。张著对京师、承德,以及省城、府、县等政治中心城市和部分工商业城市分别进行考察,贯通有清一代进行前后比较是该书的特点之一,作者认为“天子脚下”这一特殊政治地理位置对直隶城市的近代化进程有迟滞作用。该书侧重于政治角度,对工商业城市的考察虽然列举了天津、张家口、通州、沧州、正定、邢台、祁州等,但资料方面明显不足。徐著对河南的省、府、县级城市数量和等级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选择了赊旗、周口、荆紫关、朱仙镇等商业城镇进行了考察,是一部较为详细的研究河南城市史的著作。不过,该书虽然设有专章对河南城镇的商业规模进行考察,但囿于传统文献资料,未能展现出这些商镇的真正规模和等级差异。
总体而言,以往关于商业城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代通商口岸城市,开埠之前的研究则大多集中在江南地区,华北的研究明显薄弱。在现有的分省研究中,对商业城镇的考察多属举例性质,且资料方面明显不足,很难展现出开埠之前华北商业城镇发展的全貌。本书选择明清时期的商业城镇进行系统考察,希望能够弥补华北城市研究这一薄弱部分。